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2308|回复: 0

这才是历史真相,别被影视剧带沟里

[复制链接]

24

主题

15

帖子

2

积分

实名认证

积分
2
发表于 2018-3-21 14:58:5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对于热衷故事情结的你来说,古装影视剧中出现一些历史常识错误或许不算什么,但多了解一些真相,也不会有什么害处不是?以下十条,编剧和导演经常弄错,各位看官尚须明辨。


1.古人未必见过的蔬果


军队行进在齐膝高的玉米田里、贵族的桌案上摆着一盘葡萄、街头的小摊在售卖花生、红薯……在古装戏中看到此类镜头,你就要多留个心眼了,故事发生的朝代,这些东西可能还没有传入中国。



《新水浒》在玉米地里的一场戏,十足的穿越感。


比如花生,原产地在美洲,明末传入中国,先在南方种植,到了清末,北方才开始大量种植。玉米、土豆、红薯、辣椒、西红柿、豆角等如今常见的农作物,都是在明朝传到中国来的。



电视连续剧《楚汉传奇》中,有一个镜头是秦二世胡亥吃葡萄。其实,汉代张骞通西域之后,葡萄才经由大宛国皇子带入中国。胡亥虽贵为皇帝,他在世时不可能吃到葡萄。



电视剧《曹操》中的一幕,汉献帝的皇后吃苹果。她吃的这个苹果,19世纪中叶才从欧洲传入,中国栽培历史不到200年。中国古代确有一种绵苹果(又名柰、频婆果)的植物,果肉绵软易烂,与现今的苹果并非一物,只是名字混同。


2.《三字经》穿越到秦汉


《三字经》是古代最流行、最浅显易懂的启蒙读物之一,知名度极高。多个朝代的儿童都是通过背诵《三字经》来识字知理的。但是,电视剧《楚汉传奇》出现儒生在私塾中教孩子们读《三字经》的镜头,就有点无厘头了。



《楚汉传奇》中教读《三字经》的场景。


关于《三字经》的成书年代和作者,说法大致有四种:


一是南宋大学者王应麟,清代人多认为是其所作。一说是宋末元初的区适子。一说是明代初年的黎贞。还有一种观点认为,它是区适子所撰、黎贞增广。


综合以上说法,《三字经》最早出现的时间不会早于南宋,秦、汉时代的师生以《三字经》为教材绝无可能。


3、床与坐姿


从商代起,我国就出现了床。但那时的床非常低矮,不仅用于睡觉,还要承担其他家具的功能,在旁边放一个案或几,人们写字、读书、饮食、闲聊等,都是在床上。



电视剧《琅琊榜》中,誉王跪坐在书案前。这是接近真实历史情景的。


东汉末年之后,西域传来专门用于坐的家具——胡床或马扎,同时原本坐卧所用的床逐渐升高。到了唐代,床和桌椅的功能各自分家,人们睡觉就上床,吃饭喝茶就用桌椅。这时候,多功能的床演变成专供睡卧的家具。


与坐卧用具相适应,古人长期席地而坐,尤以跪坐最为流行。从西晋起,坐姿更加多样,箕踞(伸腿坐)、趺坐(盘腿坐)、斜坐,随心所欲。


南北朝时代,在高凳上的垂足坐开始出现。到了唐朝,桌子椅子全面普及,垂足坐也就流行开来,但跪坐、趺坐依然存在。


4.该怎么称呼一国之君?


我们在电视剧中,常常听到大臣、后妃称呼皇帝为皇上、万岁。事实上,真实的情况比电视剧呈现的要复杂得多,不同的朝代,对皇帝的通行叫法有所不同。


比如汉代,对皇帝的称呼主要是皇帝陛下。唐代,宫里宫外对皇帝的称呼非常多:大家、宅家、官家、圣人等等。曾经热播的《武媚娘传奇》,剧中太监称呼皇帝李世民一口一个“大家”,虽然听起来别扭,但却是符合历史真实的。



《精忠岳飞》中,岳飞等剧中人物对赵构一口一个“皇上”,是值得商榷的。


到了宋代,对皇帝又有官里、天家、陛下之称。至于“万岁”,原本是祝福用语,不论是平民、官员,还是皇帝,都可使用,宋代开始,才成了皇帝专用。


“皇上”这个称呼,在明清时代才流行起来。


另外,我们看清宫戏,太后一口一个“皇上”,这也犯了常识错误,太后、太妃称呼皇上为皇帝,只有向别人提到皇帝时,才称皇上。


5.该怎么称呼父母?


不管故事发生在哪朝哪代,古装影视剧人物对父母的称呼一律都是爹、娘。其实这很不严谨。在不同的时代、不同的地域,人们对父母的称呼千差万别。


汉代以前,人们称呼生身长辈为父、母,或考、妣。其中,考、妣偏重于书面语,既可指健在也可指已故。


魏晋时期开始,称谓发生了演变,父、母之称更加书面化,考、妣专指已逝父母。这之后,对父亲的口头称呼有:爷,或耶;爸;阿爹、爹;翁;哥,这个称呼比较奇怪,但确实存在。古代方言土语对父亲的称谓有:老子、叔或伯、大或大大等等。


对母亲的口头称呼有:娘,与“爷”相对;妈;姥;婆;媪;妪等等。各地方言土语对母亲的称谓还有:妮、姐、媓、媞等等。


6、哀家


在影视剧中,太后、太皇太后常常自称“哀家”。其实,在古代的宫廷生活中,绝无“哀家”的用法,它只在戏剧中使用,而且只有在丈夫去世以后,皇后或太后才可以“哀家”自称。



《宫心计》中,郭太后自称“哀家”,有违史实。


那皇后、皇太后如何自称呢?翻翻二十四史,不乏这样的记录,她们所用的称呼,与我们差不多,“我”、“予”、“吾”等,就是这么简单。


个别情况下,有用“老身”的,这是个很平民化的自称;还有自称“妾”的,如宋朝时期;也有临朝称制的太后自称“朕”的,如北魏胡太后。


7、奉天承运皇帝诏曰


古装剧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:皇帝要下命令了,臣民齐刷刷下跪,太监宣读: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……”。


这一组镜头,按照史实来说,存在错误:


首先,“奉天承运皇帝诏曰”正确的断句方式应为“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……”。圣旨上因为皇帝是“天子”,“天”与“皇帝”写一起时要平齐。“皇帝”换行顶格写和“天”同排,于是后人误读为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”。



明代嘉靖年间圣旨。


其次,明代朱元璋开始,皇帝命令中才开始使用这个表达。“奉天承运”一语,用来阐释自己做皇帝的“合法性”。接下来一句会因内容不同而措辞有别,“诏曰”是诏告天下;下发嘉奖令时,用“制曰”;皇帝告诫臣民,则用“敕曰”。


明朝之前,圣旨没有固定的开头语。汉代诏书多用“某年某月某日,某某皇帝……”开头;魏晋南北朝时期,朝代更替频繁,圣旨开头语多用“应天顺时,受兹明命”八个字,以阐明“正统”;唐代诏书中多用“门下”两字,因为圣旨一般由门下省审核颁发,如《肃宗命皇太子监国制》的圣旨,开头语便是:“门下,天下之本……”。


另外,圣旨的结尾并非都如电视剧里的“钦此”二字,真实的情况是没有固定格式。有的圣旨没有专门的结束词,说完就算;有的以“布告天下咸使闻知”作结。


8、古代货币


古装剧中,观众常常看到闪瞎眼的金银,尤其是那些个50两一锭的马蹄形元宝,更为常见。


其实,古代的日常经济生活使用的货币,主要是铜钱。而且,从魏晋南北朝以至唐朝,还有一个以绢帛为货币的传统,包括锦、绣、绫、罗、绢、絁、绮、缣、紬等。这些朝代实行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一起流通的多元货币制度。



唐代银笏。


汉朝以来,金银货币在各代皆有铸造,但流通不广,不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,它主要用于兑换钞引、赋税、赏赐、军费、外贸等。历代的形状和称呼也不同,元朝以前有“银饼”、“银笏”、“银铤”之称。



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金饼。


自元朝开始,政府才确立银本位的货币制度,“元宝”一词也是由此形成的,“元朝之宝”嘛。


银元宝到了明朝才盛行,但还不是国家的法定货币。直至清朝,银元宝(银锭)才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,因重量不等,以“两”为主要的重量单位,故又称银元宝为“银两”。


电视上如果出现唐朝人扛着一匹绢帛上街买菜的情节,是符合历史事实的。反观现在的影视剧,经常出现汉唐人拿着清朝人的银两交易的错误。


9、被滥用的跪礼



跪礼,也是电视剧中常出错的地方。


先秦时代,人们席地而坐,跪拜是自然而然的,因为通行的坐姿就是双膝跪在席上,行跪礼就是挺身再俯身,如稽首、顿首、空首等。臣对君行跪礼,君对臣也如此,跪拜不包含尊卑之意。



电影《孔子》中,鲁定公依案而坐,孔子跪拜,这是元朝之后的君臣之礼。


秦汉时期,君权加强,臣跪君,君不再回拜,但要起身迎接。在朝堂上议事,大臣也可坐着。到了隋唐,大臣上朝仍有座位。


宋朝,在少数极庄重的场合,大臣才向皇帝磕头,如每年元旦、冬至日举行的大朝会、三年一次的郊祀大礼。君臣日常礼仪,以揖拜为主。只是,自宋太祖开始,大臣只能站着与皇帝议事了。


元朝起,区分贵贱的跪礼推行开来,大臣面见皇帝,一律下跪。明代规定,“大朝议”须“众官皆跪”。清朝皇权达到顶峰,大臣面见皇帝,三跪九叩是唯一的姿态。


10.清朝人到底留什么样的辫子?


大家都没少看清宫戏,对清朝人的大辫子肯定印象深刻。清朝男子的辫子真的如电视剧中演的那样吗?清朝200多年的历史中,男子的发辫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。



清朝男子发型演变示意图。


满族人在北京建政开始,男子的发辫样式为“金钱鼠尾”,也称“金钱小顶”,即头发绝大部分剃光,仅留头顶如一枚铜钱大小的一块,并将它结辫下垂,形如鼠尾。这种样式一直持续到乾隆时代。


从嘉庆朝起,男子头顶蓄发面积增加,有一个掌心大小,编成的辫子垂在脑后如猪尾。


再过数十年到了道光皇帝治下,清朝男子蓄发的面积进一步增大,前额部分剃掉,后半部分编成发辫,变成了我们所熟知的“阴阳头—半瓢”式。


如此看来,清宫戏不分青红皂白一致将男子发辫设定为“阴阳头”,实际上是对大众历史认知的误导。


【如何订阅“小历史”?】“小历史”关注众所周知的历史大事件中常被忽略、被遮蔽的细节。在微信搜索“小历史”或Microhistory;也可扫描下图二维码,或长按选择“识别图中二维码”添加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